小学科学(教师)
主办单位:长春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4-6317
国内刊号:22-1388/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7631 人次
 
    本刊论文
农村小学科学课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
   1 引言 
  在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下,小学科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日益广泛,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众多的宇宙与地球的诸多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并对其未来中学阶段的理科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储备。广大农村小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虽然身处农村贴近生活,比城市里学生更具有生活经验和阅历,在学习一些知识时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大多数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普遍存在一些弊端(如实验设备不足,实验室建设不充分,教学资料有限,等等),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做演示实验,往往是机械地背诵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在自主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总结科学规律,理解并记忆[1]。很多科学实验现象发生过程十分短暂,很难在实验过程中具体观察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补充和辅助农村科学教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极大改善农村小学科学仪器匮乏和教师水平不足的问题,还能扩展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打破传统科学教学中空间和时间等的束缚,保障教学质量。 
  2 科学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农村小学阶段的学习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科学习起来枯燥乏味。科学这一课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往往都喜欢这门课程。但很多学校由于受到课程安排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很难发挥科学这一学科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教师在前面单纯口述,让学生机械地记忆书本上的知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会极大降低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则可以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从听觉、视觉等多方面来刺激学生,把原有的生涩的理论知识变为直观形象的认识[2]。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上课时精神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到学习中,而以往的农村科学教学中教师受到本身专业水平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很难进行充足的实验教学,只能是进行灌输式的知识学习。信息技术可以化解这一难题,以往很多教师自己不能完成或者是不具备条件的演示实验,都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频来展示给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让课堂充满趣味。 
  如在教学“星空中”这部分知识时,学生都在夜晚看过天上的星星,对星空的知识都有粗浅的了解,但星系、星座等知识十分抽象,他们很难想象和理解。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动态化的学习。利用Flash和PowerPoint等软件,可以把夜晚星座的图片和变化演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观察到各个星座的真实面貌,让星空知识不再神秘和遥远,在后续的教学中才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优化科学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科学教学中涉及众多科学知识,很多知识仅仅依靠简单的讲授和图片演示是很难讲解清晰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侧重学生对知识记忆,而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特别是农村学生普遍科学知识基础比较差,从小缺乏良好的知识环境,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学中会感到十分的吃力。 
  如农村的学生从小生活的环境可以接触和观察到各种动植物,对生物资源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从小就见过很多植物的种子,看见过种子发芽和生长,甚至有些学生还帮助家长去种植,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还见识过各种动物,猪、牛、羊、鸡、鸭、鹅等,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一点上,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具有更多的生活阅历,在学习相关知识时更容易。但由于他们的科学素养不高,加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生活知识很难与课本知识进行良好的对接,完成知识的转换。 
  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科学课程由于无法对科学知识做立体化的描绘,整个课程的教学模式显现得非常枯燥。在现阶段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帮助下,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对科学课的知识展现形式进行优化,即通过科学课相关知识的立体化展示,来促进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这一节内容时,涉及的知识点是不同的植物种子散播方式——水传播、动物传播、风传播等。学生对这些知识平时在生活中有过接触,有一定的生活常识,但缺乏系统的了解。如果教师单纯讲授,学生不容易理解。要突破这些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使用3D-MAX或视频资料,把种子传播过程的动画播放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对这些知识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更容易理解。 
  借助网络资源,丰富和扩展教学资源 小学科学课除了要讲授教材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还应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介绍更多的科学知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很多农村学校科学课的扩展资料有限,而且不少都是多年前的陈旧资料。很多农村小学没有图书馆或者是科学书籍很少,小学生也不具备自己上网查阅科学知识的能力,造成很难获得有效的科学资料。而有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络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更新,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角度和视野[4]。 
  如在教学“天气”的相关内容时,小学生对天气变化并不陌生,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经常受到天气的影响,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家长的指点,他们或多或少对天气有所认识和了解。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天气可以用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来描述,能用各种感官感知不同的天气现象,并用语言或画图等方式描述天气。在学习了课本上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天气的录像或图片,以及中央电视台的气象预报视频,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天气情况;为学生播放不同天气的视频、天气图片、卫星云图,让学生进行气象描述。通过这种形式的知识扩展和学习,有效地利用了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 
  3 结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把信息技术有效引入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增大课堂教学知识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传统科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解决一直困扰农村科学教学的种种困难,提高教学效率,走上新型教育改革之路。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小学科学(教师)》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小学科学(教师)》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